
引領科技 德國漢諾威展集中展示機器人無人機
“全球最大的數字化盛會!”2016年度漢諾威消費電子、信息和通信博覽會(CeBIT)14日在德國拉開序幕。今年展覽布置分為大數據、物聯網、云計算與數字安全等四大領域。
與去年類似,來自70多個國家地區的3300多名展商將在CeBIT展示其科技上、商業模式上的創新成果。今年展會的伙伴國瑞士有60家展商參加。無人機是本屆展會的一大重點。瑞士帶來多款無人機。德國郵政則在展會上介紹第三代“聯邦快遞包裹直升機”。德國《商報》認為,未來幾年,無人機將成為許多領域的一個普通工具。
正在進行中的人機圍棋大戰,也帶動了機器人在本次展會的火爆。法國Aldebaran機器人公司在展會上展出了“可以買回家”的人形機器人,可以當仆人使用。目前,該公司已銷售出2萬多個機器人。一家瑞典企業則研發了可穿戴機器人,甚至可以把機器人芯片植入人體皮膚,以指導人類工作和生活。
“歐洲難民危機”在CeBIT展會上也能找到蹤跡。總部位于漢堡的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產品制造商德爾馬羅格,在展會上發布一款新的自動指紋識別系統,可以幫助德國政府加快難民的申請登記工作。
本屆展會也不乏中國企業。550多家中國展商,展位總占地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……中國企業的創新能力在各個領域都得到充分展現。在中興的展臺前,5個機器人正在隨著音樂節拍“熱舞”,吸引了大量觀展者駐足。今年是華為第六次參展,展臺占地2500平方米,是去年規模的兩倍。此次華為帶來了智能路燈等展示,作為業界首個多級控制的照明物聯網,可以基于時間和環境感知,實現智能照明控制,降低80%的能耗。
便攜3D打印技術(3Dtogo)也是今年展會的亮點之一。隨著3D打印技術的流行,如何讓3D打印機更便攜、成本降低,是使得這一技術更加普及的關鍵。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天津津航技術物理研究所此次也來帶了旗下便攜3D打印機產品。“自重3千克,能夠打印出靈活的兒童教學玩具,加上100多美元的低廉價格——在拉美市場,已經成為很多家長給孩子圣誕禮物的首選。”天津津航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發中心副主任湯曉宇告訴《環球時報》記者,通過將飛機制造業的焊接技術引入3D打印,他們還成功研發出經濟型大尺寸金屬3D打印機,價格不到100萬人民幣,為市面上同類產品價格的1/3。
數字化會是“就業殺手”嗎?德國羅蘭貝格咨詢公司一項最新研究表明,目前只有一半德國企業著手將數字化嵌入自己商業模式中,近2/3的企業認為自己尚未準備好進入數字化階段。據統計,德國未來將有420萬人因為經濟數字化失業。
不過,德國信息技術、通訊和新媒體聯合會總裁德克斯在展會上表示,經濟數字化改造是一個巨大的挑戰,但未來蘊藏的機會更大。數字化對中國來說,也是機會大于挑戰。目前,中國有6.3億多網民。借助智能手機,中國民眾上網便捷度也在增強。歐洲信息技術觀察組織預計,中國信息技術和通訊領域產品與服務,還將繼續快速增長。